传统写字楼/商业体改建成养老康复医院,设计难点与处理方法
发布时间:2022/10/12
医院设计本身就有较高的专业壁垒,对设计师的工艺流程要求、设计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。而将商业体改造为医院,项目规模不大但牵涉几乎所有的设计工种以及专业设计区域,医疗服务技术性强,多部门的审批流程交叉且繁琐。需要对原有建筑形体分析,负荷结构荷载等处理。项目复杂性专业性要求高,需多工种密切配合,总设计单位的项目设计经验、综合协调、控制能力要求极高。
本文分享案例为成都市早期改建的二级老年病专科医院——亲睦家·爱立康老年病医院
项目性质:原使用性质为办公,现改为医院
工程地点: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八一路北段18号5栋和6栋。
总建筑面积:总建筑面积11654.11平米
设计原则:设计以安全、经济和美观的基本原则,满足医疗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要求。
项目定位:二级老年病专科医院。
亲睦家·爱立康老年病医院距四川省康复中心300米,距华西医院永宁分院2公里,总建筑面积11654.11平米,5号楼和6号楼均为地上五层,地下一层。
原建筑使用性质为办公,要改为医院,其设计要求既要满足医院设计规范,同时又要满足养老院的设置标准。改造设计时候,我们希望亲睦家·爱立康老年病医院集老年病医疗、老年人慢病康复、术后康复和长期护理等综合功能与配套服务为一体,兼具有现代化和人性关怀的窗口医院。以简洁、明快、大方、温馨的风格,配以具有健康的设计主题,体现安全、高效,经济、舒适老年病专科医院的空间效果。打造成具有品质感、现代化、人性化、私密性、舒适性的二级老年病专科医院。
设计涵盖的范围:(一体化设计)
主体设计
建筑设计、结构设计、外立面改造设计
机电设计
强电设计、弱电设计(智能化)、给排水设计、暖通设计
工艺设计
医疗流线的合理性,减少交叉感染,提高医院的安全、高校。
室内装饰设计
人性化的关怀、绿色环保的材料
景观设计
以日式和风风格打造,让患者感觉宁静和舒适。
VI系统设计
医院文化宣传,患者家属的路线导视性,人性化
照明设计
以环境的需求来设计灯具。营造一种柔和、温暖的光照环境,加强现有装潢的层次感。
医用气体设计
污水处理池
原污水处理设施为园区内公用,不能满足现有使用要求,所以需在建筑附近找场地新建污水处理池。
主入口
原单元楼主入口均在园区内侧,且原无障碍坡道不能满足老年病医院规范要求;因在建筑旁即将规划市政道路,
所以现需调整主入口位置。
停车场及景观
原地下停车场均被用作功能房间,且无满足现使用功能的配套景观,入口氛围较差,所以需重新规划园林景观。
连廊
因原两栋单元建筑完全独立,无法满足现建筑使用要求,需增加连廊,连通两栋单元楼,方便管理。业主原希望在红色区域加连廊,但经过我方的综合考虑,把连廊设计到绿色区域,结构加固因存在加建楼梯、电梯部分,所以很会存在结构加固等问题。
楼梯
原建筑设置楼梯不能满足医疗规范,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5.1.5.2条,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.65m,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.28m,高度不应大于0.16m.
电梯
原建筑设置电梯为普通电梯,不能满足医疗规范要求。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5.1.4.2条,供患者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,应采用病床梯。
1、建设方设计任务及定位不明确,导致项目前期反复修改;
2、控制造价节约成本考虑,取消规范及医疗必设功能,导致后期过不了流程审查;
3、改造项目受场地影响,很多功能无法设置,需要反复与业主和物业协商;
4、总平面规划不满足救护车通行,建筑出入口不满足医院规范要求;
5、电梯楼梯设置不满足要求,设备用房缺失;
6、不满足医疗设计建筑疏散,楼板荷载不满足大型设备;
病房层平面布置特点:
在满足老年把年病医院设置的前提下,做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病区层36*4=144床的护理单元模式,提高护理效率共享物资供应,协调护理人员配置及夜间管理。
增设取样间,并在取样间内设传递窗口。
患者进入抽血室,抽血完后,可在休息区休息,如发现身体不适,医生可及时救助。
大厅等候区进行排队叫号原则。
室内设计:
以温暖的木纹、阳光黄、天空蓝为基本设计元素创造出温暖而柔和的氛围,蓝色和绿色的运用使室内空间生动而。令人愉悦,健康富有生机,色彩的运用让客人感到亲切和舒适,并且让空间多了几分诗意。
景观设计:
中心前庭院景观以日式和风风格打造。地面除了利用合适的植被外,还以各种卵石和碎石相结合让人感觉到一种悠远的意境。沙砾模仿海面波纹和水纹来铺设,能给人大海的冥想,同时还可以避免黄土飞扬、防止杂草丛生。周围配上小树和蕨类植物更能增添庭院的风情,让患者感觉宁静和舒适。
建筑入口作为人群必经之处,在景观上运用植物和精致的小品作为映衬,营造建筑融合在自然之中的氛围,带给病患舒适、放松之感。
连廊周边景观打造为简洁草坪整体风格宁静、简朴。连廊连通五、六号楼,中间留出消防车通过所需4m*4m的门洞。整个连廊盖顶加玻璃封闭,尽可能保证病人通过时避免日晒雨淋。